联系我们: 0371-69682111 咨询电话:0371-69682333
    红松,东北“新三宝”之首
    来源:本站  时间:2020-10-14 08:41:42  
    三个牧童,必讲牛犊;三个妇女,必谈丈夫;三个东北林业工人,必夸长青的红松树。红松之仪表,轩昂雄浑,汲取山露之灵气,浸染岁月之沧桑。红松之品位,质洁境远,不舍僻土,
            三个牧童,必讲牛犊;三个妇女,必谈丈夫;三个东北林业工人,必夸长青的红松树。红松之仪表,轩昂雄浑,汲取山露之灵气,浸染岁月之沧桑。红松之品位,质洁境远,不舍僻土,威武不屈,坚韧刚毅。红松之奉献,尽致淋漓,国家建设,有其身躯作栋梁,松子有延年益寿之功,松花粉有祛病健身之效,树皮可炼栲胶,针叶可熬松香。即使朽了,松明仍可作宝贝,雕塑无价,手串把玩可健身。红松林是东北生态之根基,三江生存之屏障。
      树木档案
      红松,松科,松属,常绿乔木,叶五针一束,雌雄同株,国家二级保护树种,最长可活700余年,是天然的栋梁之材。
      红松主要分布在中国、俄罗斯、朝鲜及日本的部分地区。在中国,天然红松集中分布于东北的长白山和小兴安岭地区,是东北天然林的建群树种。红松树体高大,高可达30米,胸径1米,树干通直、粗壮、圆满,树冠层叠,色泽翠绿,形态优美壮观。
      说到东北三宝,人们就想到“人参、貂皮与鹿茸角”,再久远的说法是“人参、貂皮、乌拉草”。时过境迁,当下从深度影响东北林区经济和林区人们生活的角度,东北新三宝应运而生——红松、林蛙、黑木耳。
      近些年,东北红松产业发展迅速,红松果已成为当地林农的重要收入来源。目前还没有哪个项目能像红松项目一样深入到林区每个家庭,普及如此广泛,成为茶余饭后讨论的主要话题。如此交流促进了红松产业技术的完善与发展。
    擎天的红松是阔叶红松林的灵魂 宗玉柱摄
      红松维系着东北生态安全
      红松是国家二级保护树种。天然红松林主要分布在中国、俄罗斯、朝鲜及日本的部分地区。天然红松林面积约5000万公顷,中国约有3000万公顷,占60%。在中国,天然红松集中分布在东北的长白山和小兴安岭地区,红松是当地天然林的建群树种。
      红松是极珍贵的自然遗产。追本溯源,红松起源于东北亚地区的西伯利亚。约300万年前后的第四纪,地球变冷,出现大面积冰川,此时起许多物种灭绝,也有部分物种遗存至今,原始红松林即是第三纪留下的孑遗种。此外,还有水曲柳、黄波罗、核桃楸、紫椴、山葡萄、五味子等,它们是组成现代大面积阔叶红松林的骨干树种。阔叶红松林保存了第三纪植物群落的古老结构特征,是我国极为重要和极为珍贵的森林资源。
      红松木材细腻轻软,纹理通直细密,气味芬芳,不易变形,耐腐能力强,适用于建筑、桥梁、枕木、家具制作等。因此,新中国成立前其遭受日寇的战争掠夺,新中国成立后又为家居生活和国家建设作出巨大贡献。
      我国清代曾用“参天巨木、郁郁苍苍、枝干相连、遮天蔽日,绵延三百余里不绝”来描述原始红松林,历史上阔叶红松林的繁盛可见一斑。阔叶红松林是中国东北地带性顶极群落,生态价值极其珍贵,它维系着生态平衡,也维系着以小兴安岭—长白山为生态屏障的中国东北地区的生态安全。
    红松子
      红松子产业让红松成为东北三宝之首
      红松的种子松子,历来被称为健康保健佳品,有长生果的美誉。红松子个大饱满,味道鲜美,含有大量的脂肪油、蛋白 质及有多种独特的活性成分,具有降血压、降血脂、抗衰老等效用。一株成熟红松一生可结松子1吨左右。红松生长100-200年进入结实青年期,300-400年进入结实壮年期。
      (一)飘香的烧松子味道是山里人永远的童年回忆
      过去林区小孩基本都吃过烧松子,现在重拾这味道就像回到了童年。土生土长的东北林区人,自小有着许多的美食回忆,烧松子当属第一。松子烧着吃,实际是烧松塔,烧好松塔,松子也就熟了。这种事情,很受孩子们的欢迎。
      灶里木材烧成火炭时,是烧松塔的最佳时机。将采摘不久的带油松塔放于火炭上,立即燃烧起来,滋滋作响。蹲在旁边看着它,让它慢慢烧,勤快的还用棍不时翻动,烧得更均匀。估摸时间差不多了,把松塔从火堆里取出来。此时的松塔外表已经变成黑色,散发着一股松脂燃烧后特别的味道。讲究的人把松塔放在木板上,用木棍锤、搓,取出松子。更多的人,干脆就把松塔放地上踩,等不到松塔凉时,松子已从松塔中抖落出来。在火里烧过的松子颜色较深,松子皮特别软,非常好嗑,放到嘴里,轻轻一咬就开了,种仁的味道也特别浓香,那感觉真是唇齿生香、回味无穷。
      在小时候缺少零食的年代,烧松子就是我们山里人的最爱,飘香的烧松子味道是山里人永远的童年回忆。
    红松一般25年左右结果,但嫁接苗几年内就可结果
     (二)红松子产业是调整林业经济结构的重要途径
      红松子在国内外的食品、保健品、医药及精细化工等领域有着极高的科学价值和应用价值。目前,红松子加工厂发展迅速,趋于完善,红松子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以红松子深加工为核心已形成了一个自然、有机的集健康食品、保健品及医药等领域的新兴产业。
      由红松子深加工形成的松子油、松子酒、松果酱、松仁露等系列高附加值产品则因具有潮流性、资源独特、工艺领先、项目先进的特性,已成为或正在成为诸多保健品、滋补品及天然药物的替代品,国际国内市场空间巨大。
      松子油,对皮炎、支气管炎、脚气、咳嗽、灼伤、粉刺以及过敏性皮炎有着神奇的功效。松子酒,入口绵甜、香味协调、尾净香长,可用于佐餐和调制鸡尾酒。松果酱口感滑爽,香味纯正,色泽诱人,营养丰富,可直接用于佐餐,做各种中、西餐料理的配料。松仁露,色泽天然,回味悠长,具有抑制活性氧自由基对皮肤脂质和蛋白质损害及预防紫外线对皮肤损伤的作用。
      吉林省形成了以梅河口为中心的红松子系列产品深加工到以出口为主体的专业批发市场。黑龙江省松子产地也形成了规模不小的果仁加工企业和购销平台。辽宁省在口岸城市大连有着许多以经营红松子为主的外贸公司和国外买家的办事处。
      红松子产业,是调整林业经济结构、促进林业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发展现代林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森林资源保护、林产品供给和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和就业等重要任务。做大做强红松子产业,对推动林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起到先导和突破作用。
      (三)松子采摘汇聚汗水和心血令人敬畏
      松子虽然美味营养,松子采摘却充满艰辛与危险,说松子都是拿命换来的,一点不为过。在松子产区流传着“十斤松塔一斤籽,十斤汗水一颗塔”的顺口溜,足以证明松子采摘过程是十分辛苦的。
      红松塔大多长在二三十米的红松树树尖上,采摘人踩着“脚扎子”,双手搂着树干,一步一步往上爬,要爬到树顶才能进行采摘,还要把采摘下来的松塔从山上背到山下,这一系列过程都没有现代化的设备,全部要靠人工进行。采摘松塔的人常常衣衫被汗水浸透,双手粘满松油,身上被树杈划出一道道血痕。采摘人吃住在山里更是家常便饭,既辛苦又危险。每年都有人因为采摘松子而发生事故,从树上跌落下来丧失生命。
      松子运下山后,要经过脱粒、晾晒、筛选,一道道工序都离不开工人们勤劳的双手。所以,当您品味美味的松子或其深加工产品时,千万不要浪费,因为这背后汇聚了无数人的辛苦汗水和心血,甚至生命。
      推广红松嫁接术是未来发展红松子产业的举措之一。从4-5龄实生苗嫁接培育或对适龄红松人工林进行嫁接改造,使红松人工林可提早结实,让红松由原来的“老来得子”向“早产贵子”转变。采用嫁接技术培育红松果林或改造人工林,进入大量结实期时,树体还不会很高,采摘松子的危险性也极大降低。
    红松子加工制成的食用油
      古老的红松明子焕发生机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长,具有传统文化底蕴的文玩日渐兴旺。文玩的兴起把沉积在大山中的红松朽木——松明子唤醒。松明子做成工艺品或手串后,被称作“琥珀木”“北沉香”等。
      松明子就是红松木材、枝丫、根系暴露在阳光下或埋在枯枝落叶、泥土中,经过长时间自然老化、腐蚀、风干等,油脂渗透于木质之中,形成浑然一体的物质。
      松明子是最好的引火柴,所以林区人家的灶坑旁或炉子边总要备上一小堆。东北婚俗中还有送松明子习俗,寓意后代聪明。小说《智取威虎山》有一句台词:“山里点灯,山外点明子,给三爷祝寿。”当年灯是稀罕物,而松明子是寻常物,可以漫山遍野地点燃。而今,松明子成了稀罕物。
      无论称“琥珀木”,还是“北沉香”,这里有商家炒作的成分。但松明子自身油脂能长效持久地散发沉静高雅的松香气息,确有让人心平气和,进入安详状态的功效。
      松明子用来点火燃烧那都是最原始的用途了,由于松明子是自然界神奇造化而形成的形状各异的不朽精华,色泽呈黄红色,纹理美观绝伦,堪称大自然的巅峰杰作。经清洗打磨,按照原始形态加工成造型各异,惟妙惟肖的艺术品,具有很高的观赏和收藏价值,更有沧桑复古,内涵铿锵之美。
      当今,松明子一件小摆件或者一串手串也要上千元,稍大一些的作品甚至上万元或者更多。松明子无需上漆是其他材质无法比拟的,现在松明子在东北可是绝对的宝贝,焕发出新的生机。
      红松,活着,为人类提供木材、松子、松花粉、松脂、松针,庇护着东北大地的生态安全;死后,为人类提供明子,点亮生活,提供高档艺术品和把玩物件。东北哪个树种能与它媲美,能像它一样深度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红松,不愧为东北一宝!(刘玉波 阎立波)
      作者简介
      刘玉波  正高级工程师,吉林省吉林市林业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自1994年于吉林林学院林学专业毕业后,从事林业科研工作至今。作为主持人或主要研究人员取得20余项科研成果,10余项成果获省、市科技进步奖。出版专著1部,发表论文40余篇。
      阎立波  正高级工程师,总工程师,就职于吉林市林业科学研究院。目前主要从事森林培育与经济林研究。
                                                                                                                                                                                                                                                                               注: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绿色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