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0371-69682111 咨询电话:0371-69682333
    枣行天下,美果良木福满盈
    来源:本站  时间:2020-10-14 08:41:38  
    枣树是原产于中国的传统名优特色经济林树种,其果实是我国人民非常偏爱的滋补保健食品。日常生活中熬粥、蒸饭、煲汤,养生茶饮,以及疗疾或调养身体的许多中药方剂,都离不开
           枣树是原产于中国的传统名优特色经济林树种,其果实是我国人民非常偏爱的滋补保健食品。日常生活中熬粥、蒸饭、煲汤,养生“茶饮”,以及疗疾或调养身体的许多中药方剂,都离不开枣的身影。枣行天下,枣已深深地嵌入百姓生活。
      树木档案
      枣树为鼠李科枣属植物,落叶小乔木,稀灌木,树高可达10余米。枣树皮灰褐色,浅纵裂,花黄绿色,果矩圆形或长卵圆形。枣成熟时红色,后变红紫色。枣木浅红或暗红色,木材纹理美观,材质坚硬,耐腐耐磨,耐虫蛀,适用于制作家具或雕刻等。
      我国枣树引种栽培历史非常悠久,枣树资源也十分丰富,因而在中华大地上,不乏千年古枣树的身影。我国是世界上枣树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规模化种植、产业化发展相对集中,枣产量占全球98%以上的份额。枣树种植兼具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近年来成为我国经济林发展中的新热点,也成为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林农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之一。
      枣树之食材
      据考古发掘证实,我国先民食用枣已有7000多年历史,栽培选育枣树也有3000多年历史。魏晋隋唐时期,我国北方已大面积种植枣树,并且据记载有数十种质量上乘的名枣品种及著名产区。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国风·豳风》里有“八月剥枣,十月获稻”的记载。这说明诗经记载的那个年代种植枣树已经非常普遍,而且枣与水稻一样,作为粮食作物种植。西汉王莽时期古铜镜上刻的铭文:“渴饮玉泉饥食枣,浮游天下遨四海”,以及陆游的《夜坐》诗句“文书用遮眼,枣栗可无饥”,都说明当时枣是人们充饥的食粮。《史记·苏秦列传》里有“南有碣石、雁门之饶,北有枣粟之利,民虽不佃作而足于枣粟矣”的记载。《韩非子·外储说右下》记载:秦大饥,应候请曰:“五苑之草著:蔬菜、橡果、枣栗,足以活民,请发之。”可见灾荒年代,枣是民间百姓救命的重要食物之一。
      中国作为美食国度,无论是食材的种类,还是同一种食材的多种烹饪技术,堪称独一无二。枣便是其代表性食材之一。我国人民把枣食用发挥到了极致:枣蒸饭、枣稀饭,由枣稀饭细化的红枣小米粥、红枣山药粥、红枣枸杞粥、红枣南瓜粥。红枣入汤则有红枣乌鸡汤、红枣木耳汤、红枣银耳汤。最为大家记忆深刻,也是老少皆宜的八宝粥,红枣是必不可少的主料之一。此外,还有枣熬汤、枣蒸馍、枣炖肉、枣泡茶等。
    枣子熟了
      枣树之木材
      枣木为优良硬木,质地坚硬,浅红或暗红色,适用于制作家具、雕刻等。在活字印刷术发明以前,我国的雕版印刷技术是中国古代人民的重要发明,大大减轻了印刷劳动工作量。雕版印刷用来雕版的木材,大多用质地坚硬不易变形的枣木。
      枣木用来制作雕版印刷书籍,在唐朝非常盛行。杜甫的《李潮八分小篆歌》中有:“峄山之碑野火焚,枣木传刻肥失真”的诗句,便是例证。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里说:“良以世所盛行,欧、虞、颜、柳诸家碑,磨翻已坏,名虽尊唐,实则尊翻变之枣木耳。”康有为虽谈论的是书法,但这也从侧面说明枣木在过去多为刻板印刷用材。北宋文学家范镇在《东斋记事》里也有枣木与文化结缘的记载:“庆历三年,澧州献木,有文曰‘太平之道’。予尝于天章阁下观瑞物,见枣木板有北斗文,仍有辅星,形势曲折,文采灿然”。
      人类文明的加速进程与人类对火的使用密不可分。人类从最初的利用雷击火,到后来利用简陋条件摩擦生火,源于枣木。《艺文类聚》里有“燧人夏取枣杏之火”的记载,从这句话看出,一是远古时期黄河流域枣树多;二是华夏先祖钻木取火选择质地坚硬的枣木或杏木。因此,枣树促进了人类文明进程的加速。
      枣木质地坚硬,在民间还常被用来制作枪杆和车轴等。据《酉阳杂俎》记载:“单雄信幼时,学堂前植一枣树。年至十八,伐为枪。长丈七尺,拱围不合,刃重七十斤,号为寒骨白。尝与秦王卒相遇,秦王以大白羽射中刃,火出,因为尉迟敬德拉折。”这段记载中“火出”两字,形象逼真地说明枣木质地坚硬,适合制作枪杆等。白居易《杏园中枣树》诗中有“君若作大车,轮轴材须此”,这是枣木用途的诗文赞美。
    新鲜红枣
      枣树之药材
      枣树浑身都是宝。枣树叶、花、果、皮、根、刺及木材均可入药。枣有养胃、健脾、益血、滋补、强身之功效,是食药兼用佳品。近代化学分析表明,枣含有人体所需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粗纤维及钙、铁、磷、钾、镁、钠、胡萝卜素、核黄素,以及维生素A、B1、B2、C等,尤其是维生素C含量非常丰富,素有“天然维生素丸”之称,医药价值为中国研究最早、应用最广。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对枣入药已有记载,且把枣作为药列为上品。《神农本草经》对枣的描述是:“味酸平。主心腹寒热,邪结气聚,四肢酸疼,湿痹。久服安五藏,轻身延年。生川泽。”其后的历代药典都对枣入药有记载,并且对枣的疗病养生认识在不断深化。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对枣入药记载是:枣木赤心有刺。四月生小叶,尖觥光泽。五月开小花,白色微青。南北皆有,惟青、晋所出者肥大甘美,入药为良。密云所出小枣,脆润核细,味亦甘美,皆可充果实,不堪入药。入药须用青州及晋地晒干大枣为良。
      在我国中医大夫开具的补虚安神等中药方剂中,或多或少都可见红枣的身影。特别是一些补中益气的方剂,比如:大枣汤、麦门冬汤、橘皮竹荪汤等。此外,红枣枸杞酒等药酒,也具有益气健胃、消除疲劳之功效。
    枣木质地坚硬,可用于制作家具、雕刻等
      枣树之文化
      在我国人民食用枣7000多年的历史演进中,枣被人们逐渐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无论是枣还是枣树,在我国古代文献和今人的普通文章里,记载非常多。
      “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鲁迅描写枣树的这句话,虽不是名言警句,但让学习过《秋夜》一文的学生念念难忘的是,如果普通人写进文章肯定是废话,可鲁迅写进了《秋夜》一文里,让很多人知道了两棵枣树的另一种表达。这是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也让学习过这篇课文的学生记住了天下有一种树让鲁迅念念不忘,那种树叫枣树。
      在我国古代文化典籍里,关于枣或枣树的记载,可谓汗牛充栋。杜甫在《百忧集行》里有诗句:“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这两句诗把少年时杜甫每日攀爬枣树摘枣的淘气形象栩栩如生展现在读者眼前。王安石《枣赋》前四句“种桃昔所传,种枣予所欲。在实为美果,论材又良木”,把枣树的美果良木描写得准确到位。
      关于枣树与人的故事也非常有趣。据《汉书·王吉传》记载:“始吉少时学问,居长安,东家有大枣树垂吉庭中,吉妇取枣以啖吉。吉后知之,乃去妇。东家闻而欲伐其树,邻里共止之,因固请吉令还妇。里中为之语曰:东家有树,王阳妇去;东家枣完,去妇复还。”这则充满温情的故事让我沉思许久。
      谐音是中华文化中一种非常独特的文化现象。我国北方有吃枣粽的习俗,过去读书人都参加科举考试,因枣粽谐音“早中”,所以科举考试当天开考前参加考试的人都吃枣粽。这一习俗至今仍在个别地方延续,高中毕业考大学当天,家长也准备了枣粽给考生吃。我国各地新婚典礼中必备的果品红枣、花生,谐音并暗合“早(枣)生贵子”。此外,还有“干枣”谐音“赶早”,“三更枣”谐音“三更早”等。
      枣树大多树冠杂乱,是一般画家轻易不涉足的题材。据说吴冠中为画枣树曾在中国红枣之乡、著名的红枣产区山西碛口古镇住了3个月,才成就了国画《故人风格老枣树》。画面上两棵虬枝横生的大枣树,并排站立在苍茫穹宇之下,风骨凛然,别具一格。
      枣树之致富
      在我国中西部地区脱贫攻坚战中,大面积种植枣树是快速脱贫致富的重要措施之一。河北、山东、河南、山西、陕西、新疆是我国枣树种植集中连片主区,这些区域枣产量合计占全国总产量的87%。据2019年8月31日第八届山东(乐陵)红枣暨健康食品产业博览会上公布的数据,2018年我国红枣产量达到883万吨,产业规模达到690亿元。
      新疆枣业发展成为我国后起之秀,尤其在南疆广为种植,枣树是南疆人民致富的“摇钱树”,全疆枣产量及市场份额已接近全国一半。仅以墨玉县为例,2019年红枣种植面积达13.3万亩,预计年产值达到3.2亿元。通过种植红枣以及在红枣龙头企业、合作社就业等方式,197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平均月增收1000元以上。
      同样,在山东省宁阳县葛石镇,全镇近1/3农民从事大枣种植或与之相关产业,如今10万亩大枣年产量超过3500万公斤,产值达到1.7亿元,成为当地脱贫致富的主要抓手。
      在河北省唐县羊角乡,红枣总面积达到4.5万亩,年产红枣1.2万吨。红枣种植已成为群众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500多户贫困群众直接受益,人均增收近2000元。这样的例子在中西部地区还有很多。
      几千年来,枣树的身影一直伴随在华夏子孙身边,从古至今始终成为华夏家园的特色地理坐标:枣庄市、枣庄镇、枣庄村,枣阳市、枣阳镇、枣阳村、枣阳沟,枣园、枣林、枣口、枣坪等。而且,在中华大地上不同地方,同为枣阳、枣林、枣坪的地名非常多。这是枣树曾经遍布神州大地的有力证明。
      枣树在中华民族发展历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枣为先民充饥,为患者康复,为今人健体,也为世代华夏儿女滋润心灵,厚植文化基因。因而枣树文化深深地嵌入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心中,成为心底红红的火苗,摇曳不灭,世代传递,照亮中华儿女奔向美好幸福生活的前行路。(杜荣)
      作者简介
      杜荣  现供职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业余从事生态文学创作,出版有《印象生态》《故乡背影》《心灵絮语》等5部作品集。
                                                                                                                                                                                                                                                                      注: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绿色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