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0371-69682111 咨询电话:0371-69682333
    桃花相映红 依旧笑春风
    来源:本站  时间:2020-10-14 08:41:20  
    桃树与华夏儿女相伴7000年,桃花和桃对我国人民的影响,从餐桌到书桌,从俚语、成语到神话故事,从绘画、年画到诗词,从歌曲、戏剧到小说,可谓无处不在。我国人民对桃树情有独
            桃树与华夏儿女相伴7000年,桃花和桃对我国人民的影响,从餐桌到书桌,从俚语、成语到神话故事,从绘画、年画到诗词,从歌曲、戏剧到小说,可谓无处不在。我国人民对桃树情有独钟,在民间节庆、宗教礼仪、疗疾养生等方面都有桃树的身影,并逐渐形成了包含爱情、多子、长寿等意象在内的独具特色的桃文化。桃树与桃文化在我国代代相传、经久不衰,共同构筑起华夏文化的璀璨星河。
      树木档案
      桃树,蔷薇科桃属植物,落叶乔木。花单生,先叶开放。花瓣粉红色、稀白色,花药绯红色。桃核果卵圆形,成熟时向阳面具红晕。果肉多色、多汁,有香味,甜或酸甜。桃花的花期3-4月,桃成熟期因品种而异,常8-9月。桃树原产我国,各省份均有栽培。桃供食用、药用,也可作为工业原料等。
      我国是桃的故乡,种植桃的历史非常悠久。据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郑云飞等人考证,7500年前,我国长江下游的农民就栽培引种桃。自古及今,代代都有育桃人,年年都可品鲜桃。赞美桃花的诗词,多不胜数;桃花名画传世千年;桃之甘甜让人垂涎,中国人对桃的喜爱深入骨髓。一曲激情高昂的《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寄托无数游子的乡愁,也让驻守边防的战士手握钢枪、魂牵故乡。
      桃对我国人民的影响无处不在。桃树与桃文化共同构筑起华夏文化的璀璨星河。 陆文凯摄(中新社发)
      桃树之诗文
      在浩如烟海的中华文化典籍里,记载桃树的古籍非常多,与桃有关的诗文不计其数。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记述桃的内容有多篇。《诗经·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这首诗是古代赞美桃花与美好生活的经典作品,一句“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胜过长篇大论。《诗经·园有桃》:“园有桃,其实之肴。心之忧矣,我歌且谣……”此诗意蕴深长。成语“投桃报李”,即出自《诗经·大雅·抑》。诗经中还有其他有关桃的诗句。
      咏桃花的诗为大众熟知的有很多。白居易《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崔护《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苏轼《蕙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历代咏桃花的诗词歌赋数以万计,最为朗朗上口的莫过唐寅的《桃花庵歌》:“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一首桃花庵歌,兴致未尽,又作《桃花庵歌图》,诗画相配,流传后世成了名画。这副花映诗、诗配花之画作引得乾隆诗兴大发,作《唐寅桃花庵图》诗,皇帝雅兴可见一斑。陶潜对桃花源情有独钟,作文《桃花源记》,作诗《桃花源诗》。他在《桃花源记》中描绘了一个安宁祥和没有纷争、热情好客没有戒心的宁静养心地——桃花源。文章面世后,历代探寻桃花源者不计其数,这才有了王维的《桃源行》,韩愈的《桃源图》,刘禹锡的《桃源行》等诗文唱和。湖南省桃源县,也因陶潜美文得地名并延续千年至今。千余年过去,世外桃花源依然是大众心驰神往的乐土和理想家园。
      民间关于桃的故事和神话传说也非常多,《神异经》《山海经》《搜神记》等都有记载。桃的谚语、成语也富有哲理,比如“桃饱人,杏伤人,李子树下埋死人”“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桃李满天下”,等等。
    桃花特写 武高洁摄
      桃树之绘画
      在中国绘画艺术宝库里,桃花绘画是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历代文人墨客寄情于山水风物,历代诗人、画家以桃为题材,在岁月长河中,给后世留下了许多绝美佳作。
      宋徽宗赵佶的传世名画《桃鸠图》,是桃花绘画中的名品,被誉为折枝花鸟画的典型。宋代佚名《碧桃图》中,两枝桃花相互交错,艳丽的桃花、碧绿的桃叶互相穿插其间,竞相怒放,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明代沈周、唐寅、文徵明、仇英等多位画家都有桃花图传世。沈周画过多幅桃花图,如《九月桃花图》《桃花小鹅图》《桃花书屋图》等。他在《桃花书屋图》上题诗:“桃花书屋吾家宅,阿弟同居四十年。今日看花唯我在,一场春梦泪痕边。”读来让人唏嘘不已。唐寅的《桃花庵歌图》,一株昂扬向上的桃花,配以朗朗上口的《桃花庵歌》,成为后世人们争相收藏的佳作。桃花是清代恽寿平常画的题材,他曾画过多幅桃花图,比如《临唐寅桃花庵歌图》《武陵春色》等。《武陵春色》整个画幅就一树艳丽桃花从画幅右侧突出奋然向上,以满树桃花昭示着春天的到来。
      此外,清代邹一桂《桃花图》,金农《桃花溪畔》,郎世宁《仙萼长春图册之桃花图》,高其佩《桃花白头图》,虚谷《桃花游鹅图》《桃实图》,吴昌硕《桃花》《桃实图》等,都享有较高声誉。
      近代齐白石、黄宾虹、张大千、林风眠、傅抱石等名家都有桃花图传世。齐白石有不同风格的《桃花图》多幅,不同风格的《桃花小鸡图》多幅,还有《桃源图》《桃花鳜鱼图》《桃花蝴蝶图》等。他的《竹外桃花图》由李苦禅题跋,名家联袂,可谓不可多得的佳作。
      当代绘画大家吴贯中的绘画题材十分广泛,他以极简线条刻画桃或桃花,别具一格,代表作有《桃熟还待一千年》《春风桃柳》等。他在《桃熟还待一千年》图上自题:“结实无端三千年,娇红嫩绿,云雾深处,不染人间污浊。”先生所题,意味深长。
    中国四大名桃之一阳山水蜜桃 阳山水蜜桃桃农协会供图
      桃树之饮食
      我国古代有“五果”之说,即“桃、李、杏、梨、枣”,桃列五果之首。可见我国古人对桃的重视和喜爱。桃闻起来香甜,吃起来可口多汁,让人心情愉悦。桃素有“寿桃”和“仙桃”的美称,因其肉质鲜美,被称为“天下第一果”。在食物短缺、果品紧俏的古代,桃是王公贵族享用和招待贵客的水果。《韩非子·外储说·左下》:“孔子侍坐于鲁哀公,哀公赐之桃与黍。哀公曰:‘请用’。仲尼先饭黍而后啖桃,左右皆掩口而笑。哀公曰:‘黍者,非饭之也,以雪桃也。’”这段文字记载说明孔子周游列国在鲁国时,鲁哀公问计于孔子,鲁哀公招待孔子的果品即是桃。《礼记·玉藻》中有“食枣、桃、李,弗致于核”的记载。这都说明在周朝,桃是很受欢迎的果品。
      经过7000多年的进化发展,今天我国的水果种类繁多,然而,鲜桃依然是主要水果品种之一。我国名桃品种有平谷大桃、顺平桃、青州蜜桃等。近年来,全国桃的规模化种植主产区,集中在山东、河北、河南、山西、湖北、陕西等省。2018年全国种植桃树面积约1478万亩,产量1551万吨,我国鲜桃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69%。我国鲜桃产量的83%进入国内水果市场,用于加工的鲜桃约占16%。
      中医认为鲜桃性味平和,有补益气血、养阴生津功效。现代研究证明,鲜桃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钙、磷、铁、胡萝卜素、多种维生素等成分。鲜桃除了主要作水果生食外,还可制作罐头类食品及果脯等。此外,桃仁、桃叶、桃树皮、桃树胶等均可入药,在妇科、儿科、外科等方面具有良好疗效。
      桃树之美景
      我国园林发展起源早、历史悠久。晋代园林中种植桃树已经比较普遍。《艺文类聚·卷八十六·果部上》记载:“《晋宫阁名》曰:华林园桃七百三十八株,白桃三株,侯桃三株。”南朝时期民间百姓就在庭院绿化中栽植桃树。鲍照《拟行路难》中有“中庭五株桃,一株先作花。阳春妖冶二三月,从风簸荡落西家”的诗句。唐朝宫廷园林大肆扩张,栽植桃树很多,桃园赏花为宫廷游玩首选。文德皇后游玩桃园后,留下“上苑桃花朝日明,兰闺艳妾动春情。井上新桃偷面色,檐边嫩柳学身轻”的诗句。后宫嫔妃们赏春,皇帝也不甘寂寞,带领文武百官赏桃花,群臣献桃花诗。随着皇家园林的日趋兴盛,桃树也成为私家花园景致。刘长卿诗句“春苔满地无行处,深映桃花独闭门”,豆卢岑诗句“隔门借问人谁在,一树桃花笑不应”……这样的诗句记载还有很多。
      桃树之致富
      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偏远农村地区,桃树是脱贫致富助力小康的好帮手。湖北省荆门市屈家岭月宝山村有400多户果农,种植桃园9000多亩,户均年纯收入超过5万元。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张卞乡刘寺村,村道两旁是成片的桃林,全村发展桃树种植3000余亩,年产值1000多万元,桃树是该村村民的致富树。山东省沂水县诸葛镇大力发展林果产业,种植桃树6万多亩,年产值4.3亿元,人均年果品纯收入4000多元……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许多贫困户依靠种植桃树,或者在桃产业基地务工,陆续摆脱了贫困,正在向小康生活逐步迈进。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产业先行和乡村旅游同向发力,桃产业必将在我国农村地区脱贫致富上持续发挥作用。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一个讲团结、守信用的民族,这或许是一代一代炎黄儿女受“桃园结义”故事潜移默化的影响。中华民族又是一个注重礼尚往来的民族,这或许是子孙在长辈们代代遵循“投桃报李”熏染下的自觉行动。中华民族也是一个以德化人、德昭天下的民族,这或许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最好诠释。由此说来,中国人民的性格成因、民族品性,或许与中华大地上广布的桃树有关。华夏民族在与桃树桃花桃果的数千年厮守中,形成了意蕴厚重的桃文化。这些传承数千年的桃文化,教育引导了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为桃花源般更加美好的明天继续拼搏努力。 
      作者简介
      杜荣 现供职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业余从事生态文学创作,出版有《印象生态》《故乡背影》《心灵絮语》等5部作品集。
                                                                                                                                                                                                                                                                          注: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绿色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