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0371-69682111 咨询电话:0371-69682333
    二十四节气——-立冬
    来源:本站  时间:2020-10-14 08:49:49  
    立冬地冻白天无, 羊只牲畜圈修固。 冻水浇罢紧划锄, 保墒增温苗舒服。 立冬是农历二十四节气的第十九个节气,也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时间点在公历每年11月7-8日之间,即太阳位

    立冬地冻白天无,

    羊只牲畜圈修固。
    冻水浇罢紧划锄,
    保墒增温苗舒服。
        立冬是农历二十四节气的第十九个节气,也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时间点在公历每年11月7-8日之间,即太阳位于黄经225°。此时,地球位于赤纬-16°19',北京地区正午太阳高度仅有33°47'。立冬过后,日照时间将继续缩短,正午太阳高度继续降低。我国古时民间习惯一以立冬为冬季的开始。
      
    立 冬 节 气 的 由 来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立,建始也。”对“立冬”的理解,不能仅仅停留在冬天开始的意思上。追根溯源,古人对“立”的理解与现代是一样,是建立、 开始的意思。但“冬”字就不那么简单了,在古籍《月令七译‘二候集解》中对“冬”的解释是:“冬,终也,万物收藏也。”意思是说秋季作物全部收晒完毕,收藏入库,动物也已藏起来准备冬眠。看来,立冬不仅仅代表着冬天的来临,完整地说,立冬是表示冬季开始,万物收藏,归避寒冷的意思。
    节 气 物 候
        我国古代将立冬后每5天再定出三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入大水为蜃。” 此节气水已经能结成冰;土地也开始冻结;三候“雉入大水为蜃”中的雉即指野鸡一类的大鸟,蜃为大蛤,立冬后,野鸡一类的大鸟便不多见了,而海边却可以看到外壳与野鸡的线条及颜色相似的大蛤。所以古人认为雉到立冬后便变成大蛤了。
    立 冬·左河水
    北风往复几寒凉
    疏木摇空半日黄
    四野修堤防旱涝
    万家晒物备冬藏
    史 话 立 冬
        立冬不仅是收获祭祀与丰年宴会隆重举行的时间,也是寒风乍起的季节。有“十月朔”、“秦岁首”、“寒衣节”、“丰收节”等习俗活动。此时,在北方,正是“水结冰,地始冻”的孟冬之月,在南方却是小阳春的天气。
        立冬是十月的大节,汉魏时期,这天天子要亲率群臣迎接冬气,对为国捐躯的烈士及其家小进行表彰与抚恤,请死者保护生灵,鼓励民众抵御外敌或恶寇的掠夺与侵袭,在汉族民间有祭祖、饮宴、卜岁等习俗,以时令佳品向祖灵祭祀,以尽为人子孙的义务和责任,祈求上天赐给来岁的丰年,农民自己亦获得饮酒与休息的酬劳。
    民 间 风 俗
    1迎冬
        立冬与立春、立夏、立秋合称四立、古代社会中是个重要的节日。过去是个农耕社会,劳动了一年,利用立冬这一天要休息,顺便犒赏一家人的辛苦。谚语“立冬补冬,补嘴空”就是最好的比喻。古时此日,天子有出郊迎冬之礼,并有赐群臣冬衣、矜恤孤寡之制。后世大体相同。《吕氏春秋.盂冬》:“是月也,以立冬。先立冬三日,太史谒之天子,曰:‘某日立冬,盛德在水。’天子乃斋。立冬之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大夫以迎冬于北郊。还,乃赏死事,恤孤寡。”高诱注:“先人有死王事以安边社稷者,赏其子孙;有孤寡者,矜恤之。”晋崔豹《古今注》:“汉文帝以立冬日赐宫侍承恩者及百官披袄子。”又“大帽子本岩叟野服,魏文帝诏百官常以立冬日贵贱通戴,谓之温帽。”
    2贺冬
        贺冬亦称“拜冬”,在汉代即有此俗。东汉崔定《四民月令》:“冬至之日进酒肴,贺谒君师耆老,一如正日。”宋代每逢此日,人们更换新衣,庆贺往来,一如年节。清代“至日为冬至朝,士大夫家拜贺尊长,又交相出谒。细民男女,亦必更鲜衣以相揖,谓之“拜冬。”(见顾禄《清嘉录》卷十一)。民国以来,贺冬的传统风俗,似有简化的趋势。但有些活动,逐渐固定化、程式化、更有普遍性。如办冬学、拜师活动,都在冬季举行。
    3食俗
        在我国北方,立冬之日,人们则吃饺子。因为饺子是来源于“交子之时”的说法。大年三十是旧年和新年之交,立冬是秋冬季节之交,故“交”子之时的饺子不能不吃。
    立 冬 农 谚
       立冬打雷要反春;
       霜降腌白菜,立冬不使牛。
       雷打冬,十个牛栏九个空。
       今冬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立冬小雪紧相连,冬前整地最当先。(江南)
       立冬北风冰雪多,立冬南风无雨雪。(江南)
     
    声明:部分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