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拉丁学名:Malus × micromalus Makino
科属:蔷薇科 苹果属
分布:主要分布于辽宁、河北、山西、山东、陕西、甘肃、云南。海拔100-2400米。

形态特征
小乔木,高达2.5-5米,树枝直立性强;小枝细弱圆柱形,嫩时被短柔毛,老时脱落,紫红色或暗褐色,具稀疏皮孔;冬芽卵形,先端急尖,无毛或仅边缘有绒毛,暗紫色。
叶片长椭圆形或椭圆形,长5-10厘米,宽2.5-5厘米,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楔形稀近圆形,边缘有尖锐锯齿,嫩叶被短柔毛,下面较密,老时脱落;叶柄长2-3.5厘米;托叶膜质,线状披针形,先端渐尖,边缘有疏生腺齿,近于无毛,早落。
伞形总状花序,有花4-7朵,集生于小枝顶端,花梗长2-3厘米,嫩时被长柔毛,逐渐脱落;苞片膜质,线状披针形,早落;花直径约4厘米;萼筒外面密被白色长绒毛;萼片三角卵形,三角披针形至长卵形,先端急尖或渐尖,全缘,长5-8毫米,内面被白色绒毛,外面较稀疏,萼片与萼筒等长或稍长;花瓣近圆形或长椭圆形,长约1.5厘米,基部有短爪,粉红色;雄蕊约20,花丝长短不等,比花瓣稍短;花柱5,基部具绒毛,约与雄蕊等长。
果实近球形,直径1-1.5厘米,红色,萼洼梗洼均下陷,萼片多数脱落,少数宿存。花期4-5月,果期8-9月。
主要价值
观赏价值:西府海棠在海棠花类中树态峭立,似亭亭少女。花红,叶绿,果美,不论孤植、列植、丛植均极美观。花色艳丽,一般多栽培于庭园供绿化用。西府海棠在海棠花类中树态峭立,似亭亭少女。花朵红粉相间,叶子嫩绿可爱,果实鲜美诱人,不论孤植、列植、丛植均极为美观。最宜植于水滨及小庭一隅。
食用价值:果实称为海棠果,味形皆似山楂,酸甜可口,可鲜食或制作蜜饯。
保健作用:将青刺果叶与车前草、海棠果一同煨服,有消炎、清凉、解毒作用。人畜误食中毒,用青刺果叶捣碎挤出汁液服用,可排毒解毒。青刺果嫩叶作为蔬菜或腌制成咸菜食用,有开胃消食、清热去火、抑制口腔及肠道炎症等较好的治疗作用。
用青刺果果实、叶煮水洗脚,可预防和治疗脚气病。青刺果仁可用于榨油,经常食用青刺果油,可降低血脂,调节血压,促进微循环,增强机体的抵抗力,使人延年益寿。青刺果油还广泛用于治疗皮肤烧伤、皮肤溃烂等。对青刺果油的脂肪酸组成分析较多,而对青刺果仁、叶中的元素分析未见报道。

植物文化
名称由来:西府海棠因生长于西府(今陕西省宝鸡市)而得名,海棠花是中国的传统名花之一,花姿潇洒,花开似锦,自古以来是雅俗共赏的名花,素有花中神仙、花贵妃有“国艳”之誉,历代文人墨客题咏不绝。
花语:西府海棠的花语和象征代表意义:单恋
文化象征:海棠花姿潇洒,花开似锦,自古以来是雅俗共赏的名花,素有“花中神仙”、“花贵妃”、“花尊贵”之称,栽在皇家园林中常与玉兰、牡丹、桂花相配植,形成“玉棠富贵”的意境。历代文人多有脍炙人口的诗句赞赏海棠。

观赏地点:内环沿路、长春园、怀柔园、青海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