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拉丁学名:Cotoneaster horizontalis
别名:铺地蜈蚣、小叶栒子、矮红子
科属:蔷薇科 栒子属
分布
分布于中国陕西、甘肃、湖北、湖南、四川、贵州、云南。生于海拔2000-3500米的灌木丛中或岩石坡上。尼泊尔也有分布。
形态特征
平枝栒子属落叶或半常绿匍匐灌木,高不超过0.5米,枝水平开张成整齐两列状;小枝圆柱形,幼时外被糙伏毛,老时脱落,黑褐色。叶片近圆形或宽椭圆形,稀倒卵形,长5-14毫米,宽4-9毫米,先端多数急尖,基部楔形,全缘,上面无毛,下面有稀疏平贴柔毛;叶柄长1-3毫米,被柔毛;托叶钻形,早落。花1-2朵,近无梗,直径5-7毫米;萼筒钟状,外面有稀疏短柔毛,内面无毛;萼片三角形,先端急尖,外面微具短柔毛,内面边缘有柔毛;花瓣直立,倒卵形,先端圆钝,长约4毫米,宽3毫米,粉红色;雄蕊约12,短于花瓣;花柱常为3,有时为2,离生,短于雄蕊;子房顶端有柔毛。果实近球形,直径4-6毫米,鲜红色,常具3小核,稀2小核。花期5-6月,果期9-10月。
主要价值
医药用途:根(水莲沙根)、全草(水莲沙):酸、涩,凉。清热化湿,止血止痛。用于泄泻,腹痛,吐血,痛经,带下病。
园林观赏:平枝栒子枝叶横展,叶小而稠密,花密集枝头,晚秋时叶色红色,红果累累,是布置岩石园、庭院、绿地和墙沿、角隅的优良材料。另外可作地被和制作盆景,果枝也可用于插花,在园林中可用于布置岩石园、斜坡的优良材料。也可做基础种植或制作盆景。平枝栒子的主要观赏价值是深秋的红叶。在深秋时节,平枝栒子的叶子变红,分外绚丽。因平枝栒子较低矮,远远看去,好似一团火球,很是鲜艳。在每年的深秋,在植物园里经常有摄影家被它鲜艳的红叶吸引住,成为意外发现,对它拍照。平枝栒子的花和果实也有观赏价值。其花因开放在初夏,它的粉红花朵在群绿中却默默开放。粉花和绿叶相衬,分外绚丽。平枝栒子的果实为小红球状,终冬不落,雪天观赏,别有情趣。其实平枝栒子是一种很好的园林植物,特别是在园林中,和假山叠石相伴,在草坪旁、溪水畔点缀,相互映衬,景观绮丽。平枝栒子的小枝平行是一层一层的,故树形也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