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拉丁学名:Photinia davidsoniae Rehd. et Wils
别名:椤木、水红树花、梅子树、凿树、山官木、千年红
科属:蔷薇科石楠属
分布:产陕西、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南、湖北、四川、云南、福建、广东、广西。生于灌丛中,海拔600-1000米。模式标本采自湖北宜昌。分布越南、缅甸、泰国。
形态特征
常绿乔木,高6-15米;幼枝黄红色,后成紫褐色,有稀疏平贴柔毛,老时灰色,无毛,有时具刺。叶片革质,长圆形、倒披针形、或稀为椭圆形,长5-15厘米,宽2-5厘米,先端急尖或渐尖,有短尖头,基部楔形,边缘稍反卷,有具腺的细锯齿,上面光亮,中脉初有贴生柔毛,后渐脱落无毛,侧脉10-12对;叶柄长8-15毫米,无毛。
花多数,密集成顶生复伞房花序,直径10-12毫米;总花梗和花梗有平贴短柔毛,花梗长5-7毫米;苞片和小苞片微小,早落;花直径10-12毫米;萼筒浅杯状,直径2-3毫米,外面有疏生平贴短柔毛;萼片阔三角形,长约1毫米,先端急尖,有柔毛;花瓣圆形,直径3.5-4毫米,先端圆钝,基部有极短爪,内外两面皆无毛;雄蕊20,较花瓣短;花柱2,基部合生并密被白色长柔毛。
果实球形或卵形,直径7-10毫米,黄红色,无毛;种子2-4,卵形,长4-5毫米,褐色。花期5月,果期9-10月。
主要价值
经济价值:木材可作农具。
观赏价值:石楠枝繁叶茂,树冠圆球形,早春嫩叶绛红,初夏白花点点,秋末赤实累累,艳丽夺目。石楠在一年中色彩变化较大,叶、花、果均可观赏,是目前我国长江流域及南方最适宜园林树种。石楠树冠整齐,耐修剪,可根据需要进行造型,是园林和小庭园中很好的骨干树种,特别耐大气污染,适用于工矿区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