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丁学名:Chlorophytum comosum (Thunb.) Baker
科属:天门冬科 吊兰属(百合科 吊兰属)
别名:折鹤兰、挂兰、钓兰等。
分布:原产非洲南部,世界各地广泛栽培。

形态特征
根: 根稍肥厚。
茎: 根状茎短。
叶: 叶剑形,绿色或有黄色条纹,长10-30厘米,宽1-2厘米,两端稍窄。
花: 花葶比叶长,有时长达50厘米,常为匍枝,近顶部具叶簇或幼小植株,花白色,常2-4朵簇生,排成疏散总状或圆锥花序;花梗长0.7-1.2厘米,关节位于中部至上部;花被片长0.7-1厘米,3脉;雄荡稍短于花被片,花药长圆形,长1-1.5毫米,短于花丝,开裂后常卷曲。
果: 蒴果三棱状扁球形,长约5毫米,径约8毫米,每室种子3-5。
主要价值
吊兰常盆栽观赏,养殖容易,适应性强,最为传统的居室垂挂植物之一。可吸收有害气体,净化空气。吊兰含有皂苷类成分,全草可入药。


(金边吊兰Chlorophytum comosum (Thunb.) Baker 'Variegatum') 观赏地点:苏铁园(1号温室)、生态餐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