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丁学名:Schefflera heptaphylla (Linnaeus) Frodin
科属:五加科 南鹅掌柴属
别名:大叶伞、鸭脚木、鸭母树、红花鹅掌柴
分布:广泛分布于中国西藏(察隅)、云南、广西、广东、浙江、福建和台湾。日本、越南和印度也有分布。

形态特征
生活型: 乔木。
枝: 幼枝密被星状毛,后渐脱落。
叶: 小叶6-10,椭圆形或倒卵状椭圆形,长7-18厘米,先端尖或短渐尖,基部楔形或宽楔形,全缘,幼树之叶常具锯齿或羽裂,幼叶密被星状毛,老叶下面沿中脉及脉腋被毛,或无毛,侧脉7-10对;叶柄长15-30厘米。
花: 花序圆锥形,长达30厘米,密被星状毛,后渐脱落,伞形花序梗长1-2厘米,有时分枝具少数单花;花梗长约5毫米;花白色,芳香;花萼被毛,花瓣5-6,花时反曲,无毛;子房5-10室;
果: 果球形,宿存花柱粗,长约1毫米。
主要价值
鹅掌柴大型盆栽植物,适用于宾馆大厅、图书馆的阅览室和博物馆展厅摆放,呈现自然和谐的绿色环境。春、夏、秋也可放在庭院蔽荫处和楼房阳台上观赏。可庭院孤植,是南方冬季的蜜源植物。盆栽布置客室、书房和卧室,具有浓厚的时代气息。能给吸烟家庭带来新鲜的空气。叶片可以从烟雾弥漫的空气中吸收尼古丁和其他有害物质,并通过光合作用将之转换为无害的植物自有的物质。另外,它每小时能把甲醛浓度降低大约9毫克。
观赏地点:苏铁园(1号温室)